刘海粟艺术生平
刘海粟(1896-1994) 刘海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、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,又是集诗文书画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大师。1896年3月16日,刘海粟出生于常州市青云坊的官宦世家。初名槃,字季芳。至上海办学后,取苏轼《前赤壁赋》“渺沧海之一粟”句意改名海粟。其父刘家凤无意仕途而长期经营钱庄,其母洪淑宜为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(1746-1809)之孙女,是为豪爽大度、学识深广之母,对刘海粟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。刘海粟6岁入蒙馆读书,并研习书法及恽格没骨花卉。民国二年(1913)逃婚离家至上海。从事美术教育及创作、研究达80年之久。17岁与乌始光、张聿光等创办了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——上海图画美术院(上海美专前身)。此间在美术界做了三件事,均为开风气之举;一是1914年始用裸体模特儿;二是1918年首创大规模的旅行写生;三是1919年赴日本考察,回来推行现代派画风,倡导自由研究的学术空气。1920年又实行男女同校制度。11月,创办《美术》杂志,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专门的美术理论刊物,鲁迅在《每周评论》上发表书评说:“就大体着眼,总的是有益的事居多,其余记述,也可看出主持者如何热心经营,以及劳苦的痕迹。”1921年12月,应蔡元培先生邀请赴北京讲演欧洲近代艺术,结识了当时北京艺坛的众多精英。又拜识了康有为,从其学习书法,在艺术观念上,受到了蔡元培,康有为的重大影响。1922年《北京前门》入选巴黎秋季沙龙。1923年所作中国画《九溪十八涧》得到郭沫若首肯,题云:“艺术叛徒胆量大,别开蹊径做奇画……”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“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议案”,刘海粟与蔡元培、叶恭绰等被推举为“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”。经大学院议决,刘海粟于1929-1931年被派赴欧洲各国考察研究艺术,此次欧游三年中,取得的成果是许多画家难以企及的。他与马蒂斯(Henri matisse 1869-1954)、毕加索(1881-1973)等名画家交游论艺,游历于欧洲多国之间,进行了大量写生油画与国画创作,开办展览,巡回展出十余次。又在大学讲解中国艺术,使中国文化震动全欧,被巴黎大学教授赖鲁阿称为“中国文艺复兴大师”。1932-1935年再度赴欧开展中外美术交流。1939年应印度尼西亚(雅加达)华侨工会之邀,赴南洋举办展览,为抗日募捐,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滞留新加坡。1943年被日本特务强行送会上海,开始了蛰居生活,潜心研画。新中国建立后,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,被委任为华东艺专校长,后改为南京艺术学院任院长,致力于艺术教育、中西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。虽然1957-1976年近20年间,刘海粟身处逆境,但仍然乐观豪迈。复出后的刘海粟,精力充沛,1980-1982年3次登临黄山写生创作,1988年以93岁高龄十上黄山,海内震动。1994年过完百岁寿辰,怀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, 他将一生收藏的唐宋明清时期的书画和自己创作的国画、油画900余件无偿捐给了国家。1994年8月7日逝世于上海。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博古通今、学贯中西,以自己的艺术主张与实践,为繁荣发展我国的艺术事业、造就大批艺术人才、推广社会美育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、美协上海分会名誉主席、意大利国家学院院士、美国世界大学文化艺术博士等。
刘海粟与家乡常州
1896年3月16日,刘海粟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(今常州市)青云坊28号刘氏故宅,落胎时脐带盘于腹上,故乳名槃,字季芳,家中排行第九,是最小的孩子。刘家是官宦世家,也是常州的名门望族。父亲刘家凤年轻时曾参加过太平军,因此在乡民们的眼里很有几分神秘;他无意仕途,长期在族中经营钱庄,家道颇为殷实。母亲洪淑宜为清代大诗人洪亮吉之后,性格豪爽,通晓诗文,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。 刘海粟自幼天资聪颖,个性极强,很小便流露出率性不羁、好征服、好风云的气质。他母亲对这个幼子有个四字评语,叫做“倔强多情”。综观他的一生,可谓知子莫若母!刘海粟6岁进家塾,也是从《三字经》读到《论语》,兼习书法和绘画。10岁进新式学堂“绳正书院”,又学经学、史学及西学等课程。但对他心性塑造最起作用的,恐怕还是母亲和姑父——著名史学家屠寄常常给他讲的那些古文名篇,他印象最深的是司马迁的《报任少卿书》。 14岁那年母亲病故,是他人生所经历的第一个打击。他大病一场,情绪低落到极点。有一天,他偶然从绳正书院教师谭廉口中听说了上海周湘的传习所。为了散散心,他征得父亲同意,于1911年7月,来到设在上海八仙桥的“背景画传习所”学了三个月。 回到常州,他凭着一股少年热情也办起了图画传习所,并爱上了来此学画的表妹杨韫(即后来发明常州乱真绣的杨守玉),但这段宝黛式的初恋持续没几个月就以悲剧告终。年底,他迫于父亲与丹阳富商之女林佳结了婚。新婚不久,他就向父亲表示要像兄长一样去日本留学,“父亲内心极矛盾,既不想我走得太远,又怕我太抑郁。最后,仍然给了我几卷龙洋,只准我去上海,不许我去东洋。”1912年冬,他来到上海,并取苏东坡“渺沧海之一粟”词意,自命为海粟。在这块血土中,他很快成为新美术运动中的急先锋!17岁的刘海粟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“上海图画美术院”(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)任校长,他奋力反击封建军阀势力的诋毁和围攻,首创男女同校,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,开创了中国美术教育史的新篇章。 八十年代刘海粟夫妇及子女、亲属数次返回故里,在旧居青云坊及天宁寺、红梅公园、西野草堂等处重温思乡之情。曾经沧海水,月是故乡明。月季园中花正艳,天宁寺里钟声依旧,西野堂前重忆往事,南田墓前魂系古人。邀著名画家黄胄先生在故里未园尽兴挥毫留墨宝。1992年刘海粟听说家乡常州要建刘海粟美术馆后非常高兴,致函常州市人民政府几领导,并亲笔题写“刘海粟美术馆”和“沧海一粟”馆额,于海外回国不久即将个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30幅郑重赠给家乡。1998年海粟夫人夏伊乔及子女再次拿出20幅海粟晚年倾心之作捐赠我馆,体现了海粟及其亲属对故乡的赤子心、桑梓情。
刘海粟的艺术精神
美育先锋 刘海粟从事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七十余年,是我国艺术届誉满中外的杰出的前辈。他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开始艺术活动,1912年创办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,并且在1914年在我国艺术教学上第一次提倡使用人体模特进行写生实习。这所美术学院的创立,是在我国传统绘画积二百年来因袭和衰疲之后,而同时也是我国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澎湃的前夜,新艺术有了萌芽之际。所以它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产物,也对新文化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当时他还只有17岁,上海美专的创立,其意义不仅是艺术上的,而且还在于它是当时新学与旧学之争的一环。 刘海粟对艺术的本质、内容与形式、艺术与表现、艺术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等,都有深刻的论述。他所力主的艺术情感说、个性说和主观表现说,则是构成刘海粟绘画美学的精髓,也是现代美学论坛上独具创新精神的理论。刘海粟深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,特别是石涛艺术思想的影响,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对刘海粟也有一定的影响。王国维在中国近代美学理论中首先提出“境界说”,指出艺术形象产生于 “意与境浑”之时。梁启超则在肯定艺术中的情感作用时,着重分析了情感说的客观基础。以王国维、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新说,给刘海粟很大启迪。从辛亥革命到 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,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激烈而动荡的时期,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和美学理论的摇篮时期。刘海粟就是在这伟大的历史潮流中经受洗礼的艺术战士。他一面创办中国第一份《美术》杂志,一面开始绘画美学的理论研究工作。《美术》的创刊,打开了中国人民眺望艺术世界的窗口。绘画理论研究之风蔚然而起。留学潮掀起之后,中国学生纷纷到日本、欧美留学,学习美术大都在美术学院进行,接受建立在石膏和模特写生基础上的写实技法训练。刘海粟也不例外,他在教学上主张以学院的素描写实训练为基础。在现代的美术学校,甚至业余美术学校的教学中,基本上一直沿用写实的石膏和人体的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。 正如柯灵先生题词:“治白话文学史,不能无胡适、陈独秀;治新文学史,不能无鲁迅;治新电影史,不能无夏衍;治新美术史,不能无刘海粟。”
两次欧游 1929年2月,在蔡元培的帮助下,他以驻欧特约著作员的身份,到欧洲考察美术。这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点。在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,刘海粟游历了意大利、德国、比利时、瑞士等国的名胜古迹,观赏了希腊罗马文艺复兴以后的杰作。旅欧期间刘海粟在卢浮宫临摹塞尚、德拉克洛瓦、伦勃朗等名画,作油画风景、景物、人物写生近三百幅作品,1929、1930年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。这对西方艺术家来说也是很高的门槛。而且他第一次入选秋季沙龙的作品《北京前门》,是他27岁时在国内画的。他仅仅凭借对西方油画间接的资料了解,就能如此到位地把握到其技巧和神韵,殊为难得。1931年3月,应德国佛兰克府大学中国学院的邀请演讲中国画学,并举办个人国画展览会。欧游期间,刘海粟曾与毕加索、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。巴黎美术学院院长贝纳尔在巴黎克莱蒙画院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,展出他在法国、瑞士、比利时、意大利、德国所作的花四十幅,其中《卢森堡之雪》为法国政府购藏于特亦巴尔国家美术馆。1932年10月回国后,刘海粟旅欧作品展览会,先后在上海、南京举行。展览16天,参观者达十万余人。1933年秋,刘海粟第二次赴欧,他先后在德国普鲁士美术院讲《中国画派之变迁》,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讲《何谓气韵》,在汉堡美术院讲《中国画家之思想与生活》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讲《中国画之精神要素》、在杜塞尔多克美术院讲《中国画与诗书》等多次演讲,生动而广泛地将我国传统艺术特点向欧洲介绍和宣传。两次旅欧,刘海粟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,获得了空前的声望和荣誉。
刘海粟的艺术创造
油 画 刘海粟自幼对诗文书画很感兴趣,对自己的兴趣很有自己的主张、很有表现的欲望。从15岁进周湘的“背景画传习所”到40年代初期,刘海粟在艺术实践上倾力最多是油画,其次是美术理论,然后才是书法、国画和诗词。在欧游之前,他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艺术观,他的绘画——尤其是油画——也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。 根据现存的原作和印刷品,迄今所能见到的刘海粟最早的油画已是1919年的了。1929年前的作品最多最集中的是在1921年至1925年,而1921年秋到1922年初的四个月中的作品,标志着刘海粟早期风格的确立。《红籁所感》、《回光》(1921年秋,杭州)、《雍和宫》(1921年12月于北京)、《前门》(1922年1月,北京)四幅,演绎出他自我风格的确立过程。刘海粟的油画作品,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。第一次就是他1922年的作品《北京前门》。第二次就是他在欧游比利时做的油画《向日葵》(1930年)和《休息》。他的油画作品倾向于后期印象主义,风景画占很大比重,静物画少,人物画也较多。他的油画笔法自然而生动,线条单纯而自由,色彩饱和而强烈。最值的一提是他中晚期的油画作品,是刘海粟对中国书法、国画、西方油画深入研究,中西融合的结晶。他的油画笔触不仅融合了篆书圆厚,更有草书的扭转变化。色彩上他偏爱用对比色,如:红与绿,黄与蓝,橙与紫,朱与青,晚年尤爱用红与绿的对比,我馆所藏名为《鸡冠花》(1974年)即为红绿对比的代表作。红与绿,是色相中的最强烈的对比,是冷暖对比中最饱和的对比,也是最有民族气概的对比。他时常用绿、蓝连用,形成一种特别苍翠的青绿调子,我馆藏有多幅风景写生都是用的这种调子。更有黄与白调和着红与绿的对比(如我馆藏《东风吹开多多红》1960年),构成了他“中国油画的”色系。刘海粟的油画还很注重中国画的“意境”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它的形式当然是油画,但是中国人画的油画,是注入民族精神、民族气质的油画。……中国画和油画只是工具不同,我们中国人画的油画,要有自己的风格,还是中国画。” 刘海粟尊重和珍爱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——意境和笔墨,他正是基于这种尊重和珍爱而创新的。他的“中国油画”所融合的,正是富有主体表现性和气格意境的笔墨情趣。而正是因为这种尊重和珍爱,也使的油画创作凝聚了鲜明的中国特色,从而形成了浑厚而有力的中国民族气派,他的油画也成为独树一帜的国家瑰宝!
国 画 刘海粟早、中期的国画作品有两点与吴昌硕是神似的,那就是:一、在气不在形。二、重骨线。“以书入画”在刘海粟是很切实的事。而从具体的笔墨来看,他还是对石涛最有心得。刘海粟深入古人堂奥立足于两点,它概括为中国画的两大特征:一是“意境”、二是“笔墨”。他也常将其对应于“谢赫六法”中的“气韵生动”和“骨法用笔”。说到“笔墨”,他“文革”之前主要发展了前一个字。刘海粟他自己也说:“我作画时的用笔,是用篆书的笔法。……要表现 ‘意境’,就要讲究用笔。把书法和掌握用笔结合起来。‘骨法用笔’呵!笔笔中锋,这样看起来就有气势,有力量。”从1970年开始,在继承“骨法用笔”的基础上,刘海粟开始着重研究以荷花和黄山为题材的泼彩画。1978年以后已蔚然大成,论其境界,我们不妨借梅墨先生的一段妙议,他说:“就水墨交融而言,他不如黄宾虹精到,不如李可染严谨,但也有独到的自然烂漫,有天趣;就色墨交融而言,他比张大千浓酣粗犷,稍胜沉雄,比石鲁老到,比朱屺瞻有骨线,比林风眠更多本土风味;就水墨色交融而言,他可以独立、自树一帜。他对马蒂斯、塞尚、凡高、雷诺阿、莫奈等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和借鉴,终于在晚年落实到他的泼彩山水与荷花、红梅上。可以说,他不仅善于水墨交融,也善于色墨交融,而在水墨色的冲渗泼泻中传达个人的激情与浪漫、融化与感动。”然而,“泼彩黄山”更已成为海粟老人的标志。1976年的《黄山一线天奇峰》和1979年的《立雪台晚翠》的问世,足以奠定他泼彩在绘画史上的地位。我馆所藏的刘海粟“十上黄山”系列国画,是他在93岁高龄登临黄山创作的颠峰之作,这批作品的问世,不仅代表着海粟先生“笔耕不辍”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,画中“年方九三”的落款更体现了他年轻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书 法 刘海粟受乃师康有为的影响,提倡“书必从篆入”。他求篆于金(文)、求书于石(碑文),讲究中锋用笔,线条圆厚,笔力内蓄。他的早期书风颇似“拙而生秀”的康体,如《言子墓》、《庄子写生》等画上的题跋,与他后期雄浑、古厚的风格有一定的距离。在两次欧游期间,他逐渐脱出康体,寻找与自己的画风更为相得益彰的书风。因为他也是国画家,又很强调熔诗、书、画、印于一炉的图式。因此与纯粹的书法家相比,他更注重篆、行、草、楷各种书体的全面修养。他曾经说过,不同的画面要配合与之协调的不同的书体书风。 1927年后数十年间,他曾多次临习《散氏盘铭》、《石门铭》、《石门颂》,错落着写苏轼、黄庭坚和米芾,取苏轼之“趣”、黄氏之“韵”和米氏之“姿”。而后又临写《毛公鼎》,穿插着写怀素、张旭的草书,取其狂放不羁之意。其中颜真卿堂庑正大的楷书的影响也无所不在。如此,篆、行、草、楷相融并进,功力渐增。他成熟的书风以篆入草,用笔既有提按之间的圆浑厚重,又有扭转之中的姿态和锋芒。随着墨法的不断丰满,形成了谢海燕所谓的“雨夹雪”的独特风貌。然而,即使是他书风成熟以后,他也仍然喜欢临池,1967年他临过米芾的长卷,1975年他还写《散氏盘铭》自寿,可以说他与大传统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一样,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。他的书风雄秀兼备、骨峻气猛。由于取法面宽,风格颇为多样。正楷《康有为墓碑》、行楷《水龙吟》、行书《重山接屋谁迢迢》、以及我馆收藏的狂草《归去来辞》皆是他的代表作。
诗 词 海粟老人一直被人们钦佩地尊称为“绘画艺术大师”,他是当之无愧的。然而,他更是一位风标李杜,雄视古今的诗人,他的诗风,亦如其画境人品,雄伟壮打,汪洋恣肆,磅礴浑莾,真有“精鹜八极”,“横觉太空”之概。他的知音,诗人徐志摩曾经这样说过,海粟“不嫌野,不嫌粗,他只求大。”又说:“他写山海是为它们的大,波澜为它们的壮阔,奔泉为它们的神秘,枯木为他们的苍劲。尤其是“大”的一个概念在海粟是无处不活跃的。”可见大与力,早就成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基础。正确的历史观,浩然的民族正气产生了汹涌的诗情,因此他的艺术天地才能那样高华浑穆。其壮美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一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。他常常反映重大历史事件,描述阔达的自然景象,即使是描写日常小事,也能发其思于天外。海翁从艺八十余年来,足迹遍及中国,虎步西洋东海,各地的山川形胜、风俗人情,国家的治乱安危,人民的爱憎喜怒,乃至一泉一石,一草一木的体态风神,盈缩荣枯,都被老人采入诗篇,状物言情,各臻妙境。二、艺术形象的奇伟。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海翁的黄山诗词,海翁曾十上黄山揽胜作画,写诗吟咏黄山奇丽的景色。“昔日黄山是我师,今日我是黄山友。”在海翁笔下,黄山仿佛是有性格的人,跳动着活泼的生命,她那不可思议的美,被诗人描绘得惟妙惟肖、出神入化。三、乐观豁达的豪迈情怀,也是构成海粟雄歌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四、海粟诗词多用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方法。他笔下的山、石、树、泉都是活的,动的,有生命,有感知的。诗人的想象力如天马行空,收万化于寸心,运乾坤于腕底,句句笃实,而又句句凌虚,虚实相生相映。使自然美与艺术美水乳交溶,在他所有的诗歌脉管中奔流。 在当代知名画家中,像海翁这样兼擅诗词,中西画,书法,艺术理论,美术史,鉴藏,而且都能取得巨大成就,卓然成为一代宗师的人,是不可多见的。当年梁任公曾以杜甫诗句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来称赞海粟的开拓创新精神,复又以杜甫的“晚节渐于诗律细”来勉励他,海翁几十年来身体力行,早已不负前人期许。这位艺术巨匠丰富多彩的经历是近代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那兴会淋漓的诗一如他的画,将以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,风范后世,播惠全球。
论 著 两次欧游期间是刘海粟著述的高峰期,有丛刊、专著、译著、论文、演讲稿等多种形式,其内容简单说可以分为两大块:一是研究西方艺术,尤其着重于西方现代艺术,再将它介绍到国内;一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,尤其是中国艺术精神,再将他介绍到国外。就这两方面的论著中最具学术价值的,则应推《欧游随笔》和《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》。 《欧游随笔》是刘海粟1929年到1931年间在欧洲所作,1935年3月友人陆费逵、章衣萍为之编集,中华书局出版。章衣萍在序中评述道:“对于欧洲艺术界的锐利的观察,伟大作品的批评与解释,近代与古代的艺术家的访问与凭吊,叙述精详,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的创作。在中国,像这样详细介绍欧洲艺术的作品,是前所未有的。 《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》是他在法兰克福中国学院讲学时的讲稿。这篇讲稿是由刘海粟提供思路和观点,与傅雷一起查找资料撰写而成的。这是中国画家首次在国外宣讲中国绘画理论,系统介绍“六法论”,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其一席之地。同时也可作为近代学者深入研究谢赫“六法论”的首次尝试。 |